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装备器材 > 正文

优势在于设备数 谷歌Brillo好菜不怕晚装备器材

类别:装备器材 日期:2015-5-29 9:13:38 人气: 来源:

  很早之前有一个问题能够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:当你所使用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智能起来,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?于是谷歌拿出了Android让手机变得更加智能,还拿出了AndroidWear让穿戴设备变得更加智能,又拿出了AndroidAuto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,今日凌晨谷歌又拿出了Brillo准备让你房子中的一切变得更加智能。

  什么是Brillo?简单来说,是谷歌专为物联网设计的一套操作平台,它源自Android,但只具备Android最底层的一些特性,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阉割版的Android。它可以运行在硬件性能极其弱小的设备上,比如你屋里的灯泡、咖啡机、洗衣机、微波炉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细小的生活用品,从而可以令你通过Android手机和平板来或者控制这些家用电器和产品。

  谷歌正式推出新的物联网Brillo平台(图片来自THEVERGE)

  算上谷歌主导的Brillo,目前物联网已有四大标准。有以高通为核心(微软、LG、夏普、海尔、松下等)的AllSeeAlliance联盟,还有以英特尔为核心(三星、戴尔等)的OpenInterconnectConsortium联盟(简称OIC联盟),还有苹果主导的HomeKit。

  高通主导的AllSeeAlliance联盟最为成熟

  英特尔主导的OIC联盟实力非凡

  从现如今的发展状况来看,AllSeeAlliance联盟最为成熟,首先它的成立时间最早(2014年1月),其次它的数量最多(140+),再者它已经有实质性产品在市场上售卖。OpenInterconnectConsortium联盟、苹果HomeKit成立于去年夏季,目前正在筹划产品中,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就会有实质性产品出来。很显然目前的局势对于谷歌Brillo来说并不太有利,不过中国有句俗语叫作“好菜不怕晚”,而谷歌手里已经握着一个重要的砝码,那就是全球数以亿计的Android设备。

  Brillo简单来说Android的物联网版本(图片来自THEVERGE)

  前面已经讲过,Brillo其实就是阉割版的Android,这样可以实现设备的小巧化和低功耗化,且同时具备WIFI、BLE(低功耗蓝牙)和新的Weave通信协议,能在32MBRAM内存、CPU能力较弱的设备上运行,甚至还不要求设备拥有显示屏。

  谷歌的优势在于Android设备数量

  而我们都很清楚在未来智能手机将起智能家居中的其他产品,Android总裁桑达尔·皮查伊(SundarPichai)在今日凌晨的Keynote上表示“目前Android手机用户超过10亿人,全球每10台智能手机中有8台基于Android”。其数字纵然有的嫌疑,但Android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保有量优势还是毋庸置疑的,于是平台内之间的互通优势成为谷歌Brillo强有力的竞争砝码。我们可以想象,当用户的手机、平板都是Android,如果Brillo的体验并不差于其他物联网标准,再加上谷歌Android对于智能手机保有量的绝对话语权,那么用户Brillo的几率显然也并不会高。

  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是下一个新的待开发蓝海(图片来自comsoc)

  很多厂商心里都清楚,如今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等消费产品的竞争格局很难再有大的改变,而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还都是一片蓝海,但新领域的竞争需要建立新的标准,对于厂商来说是选择阵营的时刻到了,是羽翼丰满的高通,还是实力雄厚的英特尔?是高格调苹果,还是低门槛的谷歌?

  相关阅读

  《GoogleI/O2015新品/技术/趋势盘点》

  《谷歌I/O重头戏智能手表和智能家居》

  《技术宅必看一张图秒懂2015谷歌I/O大会》

  《致敬还是抄袭?Google照iOS修补Android》

  《这次来点酷的直击2015年谷歌I/O大会》

  《新系统新应用新VR谷歌I/O大会回顾》

  中关村在线很早之前有一个问题能够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:当你所使用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智能起来,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?于是谷歌拿出了Android让手机变得更加智能,还拿出了AndroidWear让穿戴设备变得更加智能,又拿出了AndroidAuto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...

关键词:装备器材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声明: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,不代表站长立场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CopyRight 2010-2016 台北溜冰网- All Rights Reserved